奧數合肥站 > 重點中學 > 廬陽、蜀山區 > 四十五中 > 正文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奧數網整理 2020-08-05 18:21:01
學校概況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是隸屬于合肥市廬陽區的一所初級中學,建于1937年,F在的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桐城路校區位于合肥市桐城路與環城南路交叉口,占地面積20978.01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8518.5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7576.9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10941.61平方米。各種教學用房一應俱全,設備一流,F有個60教學班,3600多名在校生,教職工近人,其中,高級教師20多人,省、市、區級“教壇新星”和骨干教師40多名,F組建有科技創新社等20個學生社團,每年在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穩居第一,先后獲得了9個國家級獎項和20多個省級獎項;學校“布谷鳥”合唱團唱響維也納金色大廳;23名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至新加坡立化中學,免費留學。學校獲得了“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范學校”等國家省市區共70項集體榮譽稱號。
發展簡史
合肥四十五中前身是淮河路第一小學,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安徽省府遷到大別山區的立煌縣(含金寨縣),當時合肥地區較有名望的小學也隨遷到立煌縣,與張家畈、鄭家灣等小學合辦,取名張家畈小學,當時校長是衛立賢。
1946年元月張家畈遷到合肥,更名為安徽省實驗小學,校址在現今新建的省新華書店,全校有12個班,學生600多人,教職工24人,其中教師18人。當年9月份,遷至當時合肥基督教辦的三育女子中學的校舍(現南門小學)。1947年夏天又遷至自建的新校址(現市委宿舍)。1947年秋季開學,因慶祝蔣介石六十壽辰,學校為表示對蔣的忠誠,改名為合肥獻立中正小學,一直到1949年元月合肥解放。
1949年元月,合肥解放,學校改名為合肥市立第一小學,校長仍是衛立賢。不久,政府任命郭明治為校長,教師略有變動。1951年學校改名為合肥實驗小學,校長是丁佑涵,學校屬省教育廳、市教育局雙重領導。由于學校老師教學水平高,效果好,同時經常舉行觀摩教學活動。為此,本市和外地觀摩學習者絡繹不絕,《安徽日報》和各種教育雜志多次報道學校的教學經驗。學校涌現了許多著名的優秀教師,如被團中央授予全國優秀大隊輔導員稱號的有劉秀英、田萬樓,出席全國優秀教師會議的代表金文琦老師等。
1954年,省教育廳把該校作為合肥師范學生實習基地,改名為合肥師范附小,后改為一附小,校長戴哲人。
1956年,學校改為合肥市淮河路第一小學,校長是王耘。
1958年春,崇如珍任校長。
1959年還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并光榮出席全國群英會,領取的獎狀上是鄧小平同志的題字"先進單位"。
1961年春,楊宜重任校長,在安徽工學院(現合肥工業大學北區)和安徽日報社分別辦了分校,又在市委宿舍辦了兩個班,教職員工有50多人。
1961年,《安徽日報》在頭版詳細介紹了該校如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經驗。年輕的周兆初老師被評為全國優秀大隊輔導員。
關注奧數網官方微信 數學資料、數學真題、更有全國教育資訊 微信搜索“奧數網”或掃描二維碼即可添加